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许静逸
随着核心素养的深化推进,新课程标准在全学段、各学科都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渗透,但到底什么是跨学科学习?如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实践呢?在阅读了夏雪梅博士的《跨学科学习:一种基于学科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书后,我对跨学科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和巨大潜力,使我受益匪浅。
书中提出的跨学科学习设计框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确定跨学科学习的起点、明确跨学科学习的目标、设计适合的载体、根据载体设计具体学习任务。这四个部分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从而确保了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书中提出了两种跨学科学习的切入路径:一是从真实的问题、现象、成果等切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驱动跨学科学习;二是从不同学科的目标整合切入,寻找学科之间的链接点,再转化为可跨的载体。这两种路径均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的核心特征——跨学科的视野和整合能力。
目标定位是跨学科学习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夏博士指出,不管从哪一路径切入,都需要明确目标的类型和要求。她进一步区分了跨学科学习的三种层级目标:知识型、实践型和概念型。这些目标层次递进,为学生提供了从基础知识到综合应用再到概念理解的不同学习路径。
当明确了学习目标后,需要选取适合的载体来承载这些目标。载体可以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一个项目、一个研究主题等。书中强调,载体的选择和优化对于跨学科学习的成功至关重要,需要确保载体与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注重任务设计的逻辑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然后教师需要围绕载体设计一系列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应体现出思维层级由低到高、知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能力要求从学科技能走向跨学科技能等特点。此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以及相应的学习支持,以确保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跨学科学习相比传统课堂的独特魅力。首先,跨学科学习注重实践性,将学生直接带入生活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驱动学习,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跨学科学习强调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共同协商、分工合作,通过完成一项项子任务来合力解决现实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此外,跨学科学习还注重体验性和过程性。学生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跨学科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当然对实施的老师要求也更高。这本书为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积极运用跨学科学习的设计框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