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教育云

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学校首页>菁菁校园>教师园地>内容详情

数学+美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浅析 ——读《跨学科学习》有感

发布时间: 2024-12-09 13:01 发布单位: 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浏览量: 1332 【公开】

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潘萍

跨学科学习是学生综合两个或以上学科的知识、能力或思维,通过一定的载体(如主题、现象、问题、产品等)形成整合性的跨学科理解的过程。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学科,各个学科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方向和知识壁垒,但在很多学习场景下,单独某一门学科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达成某一种目的。由此,跨学科学习应运而生。例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常采用项目式学习,设计上体现项目的要素,通过项目进程产生公开可见的项目成果;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采用跨学科的内容、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方法。

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跨学科理解,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在设计师有意识地植入学科意识,明确问题解决时或项目实施进程中可能涉及到哪些学科。以数学为例,《义务教育数学标准课程(2022年版)》指出,数学时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数学的图形中,自古以来就与美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数学的几何学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比例和结构,使艺术作品更具有美感。美术构图与与数学的形状、空间渊源颇深:数学是理性美,美术是感性美。数学与美术的交叉在文化创作中密不可分,很多美术家同时也是数学家,例如达·芬奇、埃舍尔。基于此,数学+美术的跨学科学习产生了必要性。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他们都喜欢美术课上做手工,一做就停不下来。通过询问学生原因,了解到手工背后创作的本质,结合数学学科知识,将其转化为可探究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制作圆柱和圆锥创意模型。

在学习《圆柱和圆锥》单元,并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模型后,借助美术知识制作创意模型。首先寻找灵感:生活中哪些事物与圆柱和圆锥有关?其次,提取这些事物的形状、颜色、质感等,制作创意模型。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些模型不同于以往制作的固定形状、颜色的模型,必须在此基础上赋予创意。最后,学生展示并阐述创意来源和制作过程。

创意模型的制作有粘贴、绘画、折叠、装饰等。例如,在圆柱礼盒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包括粘贴、折叠、装饰等等,制作出各种精美的礼盒。在圆柱笔筒上粘贴图案并绘画,做出兔子笔筒。抽象出企鹅、尖叫鸡的神韵,通过粘贴、绘画等制作模型。将卷曲的树叶有层次地粘贴做成各种颜色、尺寸、装饰各异的树。也可以制作圆柱+圆锥地复杂创意模型,例如城堡、房子、火箭、蛋糕、院子。

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通过美术知识和技能制作圆柱和圆锥模型;从美术的角度思考,制作模型和画画的手段为数学图形服务。数学+美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跨学科寻找灵感,培养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工程师思维;感知植物、动物等与数学几何体的紧密关联,培养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探索新知的自信心。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255号    苏ICP备17028899号-2  
版权所有:宜兴市教育局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